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以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
1、摸底调查:摸清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
2、确立定级对象:应用系统应按照业务类别不同单独确定为定级对象,不以系统是否进行数据交换、是否独享设备为确定定级对象。
3、系统定级:定级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等级测评、监督检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4、专家批审和主管部门审批: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在确定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后,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评审。
5、备案:备案单位准备备案工具,填写备案表,生成备案电子数据,到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6、备案审核:受理备案的公安机关要及时公布备案受理地点、备案联系方式等,对备案材料进行完整性审核和定级准确审核。
7、系统测评: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表四的要求提交01-07共七分材料。
8、整改实施: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安全要求整改。
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等保作用是什么?
等保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初始环节,也是网络运营者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网络运营者履行等级保护义务的直接体现。
等保作用:
1、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网络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承担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鉴于重要网络系统,尤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不仅影响本行业、本单位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更会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因此,网络安全职能部门要对网络系统安全进行监管。
2、网络系统的定级是有比较完备的参考依据,应当根据网络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的这几年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总的原则: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是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是以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和遭到破坏后的危害程度为依据。
3、网络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安全。从公安机关办理的黑客类攻击破坏案件来看:攻击手段、漏洞隐患等每年都在不断翻新变化,因此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措施等也需要动态调整,网络系统要定期检测、评估,及时堵塞漏洞,决不能躲避问题、无视问题。
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开展的测评、整改,可以帮助发现、解决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
4、《网络安全法》第21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了定级备案拿到备案证明,起码能够证明单位正在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履行了管理义务,落实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部分基本措施。
同时,一旦备案的网络系统遭受黑客攻击破坏,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提供了支撑。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怎么办理?
1、第一步:定级
定级依据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定级流程为:确定定级对象→初步确定等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最终确定的等级。
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一共分五个级别,从一到五级别逐渐升高。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同时,等级保护对象的级别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
①受侵害的客体,分三个方面,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国家安全。
②对客体的侵害程度,分三种程度,即:造成一般损害;造成严重损害;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2、第二步:准备备案材料
备案所需材料主要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需要的备案材料有所差异。第三级及以上的信息系统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一)系统拓扑结构及说明;(二)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实施方案或者改建实施方案;(四)系统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清单及其认证、销售许可证明;(五)测评后符合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技术检测评估报告;(六)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意见;(七)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意见。
3、第三步:提交备案材料
定级备案单位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及上述配套材料提交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审核。对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颁发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发现不符合本办法及有关标准的,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单位予以纠正。
等级保护测评到底是做什么的?
等级保护测评一般是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即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测评工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扩展资料:
信息安全基本原则:
自主保护原则: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自行组织实施安全保护。
重点保护原则: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特点,通过划分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强度的安全保护,集中资源优先保护涉及核心业务或关键信息资产的信息系统。
同步建设原则: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应当同步规划和设计安全方案,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动态调整原则:要跟踪信息系统的变化情况,调整安全保护措施。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范围等条件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安全保护等级需要变更的,应当根据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重新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根据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调整情况,重新实施安全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中国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工作环节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